译文
天下没有纯正的乐声,只要听起来悦耳,使人感到欢娱就行。
人世间本无什么标准的美色,只要自己认为好看,那就是美女。
如果容颜相貌相差不大,但是家庭穷富有差异。
那么贫穷时会被对方嫌弃,富贵时会很顺利的走在一起。
住在富丽堂皇的阁楼里面的富家小姐,常常用金丝线绣织绫罗嫁衣。
人来了,也不收敛,才刚刚十六岁,还常常撒娇装傻。
家人还没有开口张罗,就有人上门提亲,并顺利地嫁人了。
住在简易的陋室里面的穷苦小姐,一个人,都长到二十多岁了。
头上戴的是不值钱的荆条钗,衣裳没有任何装饰。
有好几次
《秦中吟十首》是白居易在唐宪宗元和五年(公元810年)前后创作于长安的一组讽喻诗。这组诗是作者在政治思想情绪高涨的情况下写成的。本首诗是其中的第一首。
参考资料:完善
《议婚》一诗对当时崇尚的婚姻观作了一番评论,对当时受封建门第观念影响重财轻人,攀高结富的恶俗做出揭露与批判,并对难于出嫁的贫家女寄予了同情。主旨在于抒写“富家女易嫁”和“贫家女难嫁”。从全诗的诗意看,“悦目”的标准,既含容貌美,尤含心灵美。富家女虽易嫁,却“嫁早轻其夫”,贫家女难嫁,却“嫁晚孝于姑”。足见选美标准有贫富善恶之别,具重要的社会意义。
参考资料:完善
得西山后八日,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,又得钴鉧潭。西二十五步,当湍而浚者为鱼梁。梁之上有丘焉,生竹树。其石之突怒偃蹇,负土而出,争为奇状者,殆不可数。其嵚然相累而下者,若牛马之饮于溪;其冲然角列而上者,若熊罴之登于山。
丘之小不能一亩,可以笼而有之。问其主,曰:“唐氏之弃地,货而不售。”问其价,曰:“止四百。”余怜而售之。李深源、元克己时同游,皆大喜,出自意外。即更取器用,铲刈秽草,伐去恶木,烈火而焚之。嘉木立,美竹露,奇石显。由其中以望,则山之高,云之浮,溪之流,鸟兽之遨游,举熙熙然回巧献技,以效兹丘之下。枕席而卧,则清泠之状与目谋,瀯瀯之声与耳谋,悠然而虚者与神谋,渊然而静者与心谋。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,虽古好事之士,或未能至焉。
噫!以兹丘之胜,致之沣、镐、鄠、杜,则贵游之士争买者,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。今弃是州也,农夫渔父,过而陋之,贾四百,连岁不能售。而我与深源、克己独喜得之,是其果有遭乎!书于石,所以贺兹丘之遭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