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才子传·李峤传
辛文房〔元代〕
峤,字巨山,赵州人。十五通五经,二十擢进士,累迁为监察御史。武后时,同凤阁鸾台平章事。后因罪贬庐州别驾,卒。峤富才思,有所属缀,人辄传讽。明皇将幸蜀,登花萼楼,使楼前善《水调》者奏歌,歌曰:“山川满目泪沾衣,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,惟有年年秋雁飞。”帝惨怆,移时,顾侍者曰:“谁为此”对曰:“故宰相李峤之词也。”帝曰:“真才子!”不待终曲而去。峤前与王勃、杨炯接,中与崔融、苏味道齐名,晚诸人没,为文章宿老,学者取法焉。今集五十卷,《杂咏诗》十二卷,《单题诗》一百二十首,张方为注,传于世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李峤,字巨山,赵州人。十五岁时就精通了《五经》,二十岁便考中进士,后来多次升迁,最终担任了监察御史的职务。在武则天当政时期,他曾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(宰相职位之一)。后来因罪被贬为庐州别驾,最终在那里去世。李峤才华横溢,每当他写下诗文,人们都会争相传诵和吟咏。唐玄宗准备前往蜀地避难时,登上花萼楼,命楼前擅长演奏《水调》乐曲的人唱歌。那歌声唱道:“山川满目泪沾衣,富贵荣华能几时?不见只今汾水上,惟有年年秋雁飞。”唐玄宗听后,感到十分悲伤和凄凉,过了好一会儿,他回头问侍从:“这首歌是谁写的?”侍从回答说:“是已故宰相李峤的作品。”唐玄宗感慨地说:“真是才子啊!”随后,没等歌
鹦鹉曲·城南秋思
冯子振〔元代〕
新凉时节城南住,灯火诵鲁国尼父。到秋来宋玉生悲,不赋高唐云雨。一声声只在芭蕉,断送别离人去。甚河桥柳树全疏,恨正在长亭短处。
冀州道中
王冕〔元代〕
我行冀州路,默想古帝都。
水土或匪昔,禹贡书亦殊。
城郭类村坞,雨雪苦载涂。
丛薄聚冻禽,狐狸啸枯株。
寒云着我巾,寒风裂我襦。
盱衡一吐气,冻凌满髭须。
程程望烟火,道傍少人居。
小米无得买,浊醪无得酤。
土房桑树根,仿佛似酒垆。
徘徊问野老,可否借我厨?
野老欣笑迎,近前挽我裾。
热水温我手,火炕暖我躯。
丁宁勿洗面,洗面破皮肤。
我知老意仁,缓缓驱仆夫。
窃问老何族?云是奕世儒。
自从大朝来,所习亮匪初。
民人籍征戍,悉为弓矢徒。
纵有好儿孙,无异犬与猪。
至今成老翁,不识一字书。
典故无所考,礼义何所拘?
论及祖父时,痛入骨髓余。
我闻忽太息,执手空踌蹰。
踌蹰向苍天,何时更得甦?
饮泣不忍言,拂袖西南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