束緼请火
《汉书》〔两汉〕
臣之里妇,与里之诸母相善也。里妇夜亡肉,姑以为盗,怒而逐之。妇晨去,过所善诸母,语以事而谢之。里母曰:“女安行,我今令而家追女矣。”即束緼请火于亡肉家,曰:“昨暮夜,犬得肉,争斗相杀,请火治之。”亡肉家遽追呼其妇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我的乡里有一个妇人,与里中的老太婆关系很好。妇人家里晚上丢了肉,她婆婆认为是妇人偷走了,就生气地把她赶走。妇人早晨走的时候,拜访了与她很要好的老太婆,把这件事告诉她,并向她告辞。老太婆说:‘请你慢慢地走,我现在就去让你家里的人把你追回来。’立即捆起一捆乱麻到丢肉的那家去借火,说:‘昨晚上一群狗得到一块肉,互相争夺残杀,我来借火烧水给死狗煺毛。”丢肉的这一家急忙追去喊他媳妇回来
注释
里:与前一个“里”均为“乡里、家乡”。
姑:丈夫的母亲。即“婆婆”。
逐:驱逐。
语以事:以事语。语,告诉。
女:统称“汝”,
简析
此文通过一个邻里间的故事,呈现出智慧与巧妙的沟通方式。里妇被婆婆误会为盗肉者而被逐出家门,但她没有直接辩解,而是向平日交好的邻里求助。这位邻里母亲机智地以处理犬争肉为由,向失肉家借火,间接透露了真相,使失肉家意识到自己可能错怪了里妇,并迅速召回她。这则故事赞扬了邻里母亲的智慧与善良,同时也反映了在处理误会和冲突时,巧妙间接的沟通方式往往比直接辩解更为有效。
回车驾言迈
佚名〔两汉〕
回车驾言迈,悠悠涉长道。
四顾何茫茫,东风摇百草。
所遇无故物,焉得不速老。
盛衰各有时,立身苦不早。
人生非金石,岂能长寿考?
奄忽随物化,荣名以为宝。